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知识 > 正文

小学数学知识和生活相关(小学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浅谈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与生活相结合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已有生活经验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他们感受到生活处处是数学,数学与生活同在,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呢?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见解:

一、 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导入。

有些教师在课堂的引入中墨守成规,忽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特点,问题的引入机械、枯燥,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如果能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问题、从生活事例中自然过渡到数学课堂中来,将会极大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那么神秘、难懂。

比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在生活中,你们见过的哪些物体是圆的?”学生举了很多例子:圆桌的桌面是圆的,一元钱硬币的面是圆的,光盘是圆的,自行车、汽车的轮胎是圆的……,我又问:“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而不做成正方形或其它形状的呢?”学生众说纷纷,知道了做成圆的车轮滚动起来才会平稳。这时,我又追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车轮滚动起来才会平稳呢?”这时学生已难以用学过的知识做出科学、准确的回答。我就此引入新课:“今天我们研究圆的特征,同学们就会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学生带着寻求实际问题答案的急切心情进入了新的学习。

这样的导入形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只要教师在教学中能把较为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现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出发,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就是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更好地激起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兴趣。

二、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数学。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直观为主,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让学生的生活实践进入数学课堂学习,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学习数学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概括、比较、分析等的综合能力。

比如,在教学“10的分成”时,我创设一个分苹果的情境:妈妈买来10个苹果,要你分给自己和弟弟吃,你准备怎么分呢?为什么?这样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每个学生都在积极思考,既让学生对10的组成有了清晰的认识,又在课堂中渗透了“人文”精神,让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友爱。又如,在学习实际测量时,我带着学生拿测量工具到操场测量操场的长、宽,跑道的长;又量出10米的长度,然后让学生实践一下10米的距离自己正常走几步,再算出各人的步长多少,提高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感性认识和应用能力。通枣码过以上这些实践活动,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使课堂充满生活气息,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数学知识。经事实证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设计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深入学生的现实生活,应用数学。

多年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偏重于脱离实际的机械训练和题型教学。长期的这样训练导致了学生思维僵化,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教学的改革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技能。因此,在教学中,每学到一个新的知识,我都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真正由“读书虫”向社会实用型人才发展。

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之后,我让学生到学校各科任老师中调查凳御哪某班学生某次测评的成绩,让学生分别算出测评的及格率、优秀率、不及格率;又在当天,让学生到各班级调查算出各班学生的出勤率。通过这些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百分数拆衫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又如,在教学了有关的面积应用题之后,我让学生量一量指定的窗户的长和宽,让他们算出窗户的面积,讨论做这个窗户的窗帘要用多少布。这就应让学生考虑到生活的实际问题了,他们各有看法,最后得出窗帘要比窗户长一些,宽一些,要活用知识。再如,学习了长度单位和实际测量之后,我告诉学生:你们身上都隐藏着几把尺子,就是可以知道了自己的一拃之长、两手臂之间的距离,然后用来测量别的物体的长度,我让学生用自身的尺子量量教室里黑板的长,课桌,讲台的长、宽大约是多少,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运用这些较为抽象的长度单位,认识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陶行知早就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

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探索 密切联系实际用好五条体会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可见生活离不开数学,它们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能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旦宏郑扒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笔者在课程改革当中力求能够挖掘教材与生活的联系。

1 利用生活经验,引出数学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经验引入新知,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而且也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

比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可让学生说一说现实中看见过哪些物体的面是圆形的。学生会举出很多实物,比如水桶底、下水道洞口的盖子、汽车的轮子等。那么,为什么要把它们设计成圆形的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讲出许多为什么这样设计的理由:“水桶的底面用圆形可以多装水,而且还比较漂亮;下水道的盖子做成圆形就不会掉入洞内;汽车的轮子做成圆形行驶起来就很平稳,行驶的速度会更快。”接着教师再引出学习的内容:“这些好处都是与圆有关的,等学了圆的认识之后,大家就会更加明白它的设计道理的。”由于有了这种联系生活实际的开头,学生学习知识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学习目的性强了,兴趣自然产生了。由此可见,学生通过借助这些有实际生活背景的问题引入新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新知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性为主,因此为了使他们能比较轻松地掌握数学规律,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力求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把学生引入生活实际中来,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时,笔者就让学生到篮球场,量篮球场的长和宽,算出它的面积;让学生量乒乓球台算面积,量国旗算面积。又如在教学“土地面积单位‘公顷’”时,笔者就先让学生到操场量教师先画好的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让学生算出它的面积。然后告诉学生100个这么大的正方形就是1公顷。再让学生讨论1公顷应该等于多少平方米?应该是怎样的一个正方形?然后让学生用测绳量出100米的边长来,让大家体会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大小。最后请学生估算一下学校大约占地多少公顷,在学生激烈的争论声中结束了这堂课。

这样的教学安排,把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实践中,又从生活中弥补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经实践证明,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新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 挖掘现实生活素材,巩固新知

数学知识需要得以巩固,才能使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应用。在教学中,如果能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进行练习或实践,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将数学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培养。比如,笔者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在课前准备本班总人数情况,课上让学生自己编题,以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学生兴趣盎然,编出不少分数应用题,如:“我们班一共有40人,其中女生占5/8,女生有多少人?”这是一道学生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题目,使他们感觉到不是在解应用题,而是在解决自己身边所熟悉的问题。

4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运用于现实生活,使学生真正达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的可变性”后,让学生深入生活去观察这种性质的实际用途:“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做成三角板、三角支架、自行车的三脚架等。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可变性做成推拉门、电动门等。”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需要长期的培养。因此,教学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数学教学内容应该是与生活实模丛册际密切相关的,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的现实性、生活化、亲近感的内容。当教学内容确定之后,不同的内容将会对教学产生不同的效果,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就会使教学活动过程显得枯燥乏味;有趣的内容,将会使教学过程变得趣味横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作者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柳杨中心校)

小学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

1、生活中的分工问题

创设情境:要求每个学生拿出9个桃子放在盘子里,每盘放的个数一样多,有几种放法,可以放几盘。由此可知有以下五种:辩物

(1)每盘放3个,9÷3=3(盘);(2)每盘放9个,9÷9=1(盘);(3)每盘放2个,9÷2=4(盘)多1个;(4)每盘放4个,9÷4=2(盘)多1个;(5)每盘放5个,9÷5=1(盘)多4个。

2、交水电费的计算

李大妈交水电费带回一张发票,换衣服时忘了取出,不慎搓洗掉一角,能看到的数据如下:电160度,水25吨,每吨1.70元,总共交了138.5元。

由此可计算出所交的水电费数额败差。根察灶皮据等量关系:总费用-水费=电费,列式算出(138.5-1.70×25)÷160=0.60元。

3、计算商品价格

在超市或商场购物时,利用买一赠一、打折等活动可以进行计算,根据价格x折扣可以计算出商品的实际价格。

4、比较商品价格高低

到不同的超市或商店摘录、调查打听同一种商品的价钱,再自由比较各种商品的价格高低,用“>”“<”或“=”连接,最后把所有商品的价格从高到低依次排列,可以得出最便宜的店铺进行购买。

5、了解运动比赛名次

在运动会等比赛开展时,可以根据短跑时间、跳远距离、跳高高度等进行比较,通过大小数进行比较得出排名和比赛名次。

有话要说...